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杨新华 本期编辑:张晋龙
  据媒体报道,在乳品新国标的制定过程中,“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被推翻?”被认为是被大企业所绑架。“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前不久,思念、三全、湾仔码头三大饺子品牌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速冻面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允许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消费者一时蒙了:又一个标准倒退了?面对愈演愈烈的“国标焦虑症”,我们究竟应该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呢? …[详细]
      国标需不需要照顾“国情”?
  卫生部发出通知,今年12月21日起,新国标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将由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此前,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国内知名速冻食品品牌产品,如果按照新国标,则产品合格。卫生部表示,新标准根据致病菌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规定,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详细]
  伊利对企业绑架和左右标准制定的说法予以否认,称“企业负责起草的只是最初的讨论稿,讨论稿需要提交给专家组进行多轮的技术探讨,最终提报给国家相关部委的送审稿代表了来自协会、专家等各方的意见,不代表企业的单方意志。”伊利同时认为,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配合国家开展一些基础的技术性工作是应尽义务。“我们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的制订,但同时我们也会制订更高的企业标准,用以规范和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 …[详细]
      国标制定过程要真正公开透明、充分博弈
  普通百姓虽然不一定知道怎样的标准是安全的,但至少业内专家看得懂;不同企业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会出现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还有一些独立专家和研究机构,也可以代表消费者发声。国外很多大品牌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都是由民间研究机构最先检测发布的。另外,牛奶是全世界人都喝的,安全标准也不应差太多,在这方面,完全可以和国际接轨。出现明显过低的标准,然后拿产地和工艺说事儿,很难让人信服。通过剖析乳业国标这个麻雀,可以看出所谓开门制定标准和公开透明博弈,并没有真正落实。煞有介事地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都抵不过最后的“临门一脚”。这样的假征询,严重地损害国家标准的公信力。 …[详细]
  对最后为何推翻生乳菌落50万个、蛋白质2.95克的标准,魏荣禄曾经托人打听。“据说是各部委协调的结果,怎么协调我们也不知道。”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魏荣禄和曾寿瀛表示不清楚。一位参与乳品新国标讨论会、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表示,卫生部当时有会议纪要,包括谁参加了会议,会上谁提出什么意见,如何辩论,整个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组织方愿意公开这些资料,展示终审稿某些结论被推翻的理由,只要能让大家信服,质疑的声音就没这么大。”上述专家说。 …[详细]
      有了标准,执行监管也要跟上
  中国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低,已经成了市场道德缺失、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某一行业违规成风,又缺乏明确的惩罚机制,加之惩罚多以打击重点曝光对象的情况时,行业内商家就易倾向于认为这种违规行为产生的风险分摊到每个商家的头上也是极小的,进而导致更多违规行为的产生。除了相应刑法措施要跟上之外,民法也需跟进。要想彻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重塑目前分散多段的监管方式,使安全与生产监管责任分家,让食品安全责任从目前的多部门分散管理过渡到一个部门来负责。 …[详细]
  这些年来,每当公众质疑食品安全标准过低了,总有一种声音呼吁,标准制定讲究国情适用。这种观点严格来说并无错,不过有时却显得文不对题。其实,谁都明白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会尊重中国“发展中”的现实。公众无法接受的是,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许多食品安全标准早已与“国情”无关,发展的中国早应该摒弃这些落后的食品安全标准,可现实中这些落伍的标准却“桃花依旧笑春风”。因此,面对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重振食品安全标准的公信力,有关部门不能仅仅以简单回应了事,更应该思考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标准制定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制定权是否被“少数人”、“少数企业”绑架?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蜂蜜新国标执行已月余 超市仍摆满旧国标产品
· 谁在制订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监管体系:凭什么信你
溴酸盐引发山泉水行业标准之忧 水企呼吁统一标准
话中音
  国标由乳业巨头分头起草,似乎证实了国标可能被个别企业左右的猜测。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乳品新国标的主要问题,并不在初稿由谁起草,而在于制定过程是否真正公开透明、充分博弈。
——新华每日电讯
  古人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标准订得过低,在执行中再一打折,必然乱象丛生。相关部门老是说与国际接轨,不说别的,相关的国家通行标准能否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呢?
——广州日报
  当国标的“超短裙”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这是在为进口产品做免费广告?还是在为产业底线的沦丧而竖起一座耻辱碑?
——济南日报
  国标的制定过程屡屡受到群众关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人们期待可以通过严格的国标来保障自己的餐桌安全。但最近出台的乳品、速冻食品国标却遭到了一些质疑,归根结底是国标的内容同百姓的预期相差太大,而国标制定的过程又未公开透明,也加剧了这样的质疑。因此,要想根治“国标恐惧症”,整个订标过程至少应该对专家全透明。他们信服了,就不会产生反对的意见领袖,这样新标准执行将更加顺利。如果决策和专家的意见有大分歧,应该重新召开论证会,避免“暗箱操作”之嫌。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全球央行联手“开闸”:福兮?祸兮?
行贿与受贿,是否应当同罪同罚?
吹响新十年扶贫开发号角
德班大会:聊“天”还是“聊天”?
北京公租房新政 惠民几何?
“国标焦虑症”该如何根治?
让公平与正义照耀国考
达芬奇叫板媒体欲翻案,底气何来?
如何让“内定萝卜”走投无路
发欧元债能救欧洲吗?